01
自2019年起,警方陆续破获了多起以“冒充婚恋交友”为手段的网络诈骗案(名为“杀猪盘”)。至今,中国已有千名“杀猪盘”受害者,被骗取钱财上亿元。微博“杀猪盘”话题,阅读讨论度在持续上升
“杀猪盘”诈骗案较以往的诈骗手段更为阴险,不仅仅利用人们的贪欲与投机心理,更是以感情为手段,但又比PUA更加可怕与隐蔽,全程仅通过网络,诈骗成本低廉,并且形成了一条诈骗产业链,受害者众多。前几日,周女士就遭遇了婚恋“杀猪盘”。
30岁的女硕士周女士在婚恋网站上通过自主选择,点选了一名符合自己择偶标准的男子,该男子也点选了周女士,对方风趣幽默且温柔体贴,在该男子甜言蜜语的“轰炸”下,两人很快在微信上互加了好友,并建立了网恋关系。
随着两人“感情”的持续升温,周女士也认可了自称“高富帅”的身份,一天该男子告知周女士某投资平台收益特别高,建议对方也进行投资。
此时,与对方正处“热恋期”的周女士对此深信不疑,并多次向该平台投入本金,接连投入58万余元进平台,直至周女士的同事把周女士带到派出所,周女士都没想到自己被骗了。
经过民警的解析,周女士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“杀猪盘”。
事后周女士苦笑着嘲讽自己“好蠢啊!”表示永远不再相信感情了。
02
遭遇杀猪盘,是我太蠢吗?
不是。
只是,太渴求一份亲密关系。
人没有关系,是无法独自活在这个世界上的。而所有关系的重中之重就是亲密关系,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平等的基础上,双方相互的付出。
而“杀猪盘”中的亲密关系常常会出现一边倒地单方付出。
“杀手”一方只是在网络上说说“甜言蜜语”,连真身都不现,而“被杀”的一方心甘情愿的奉献出一切,掏心掏肺掏干钱包。
为什么? 太匮乏。
人对亲密关系的渴求源自在原生家庭中对母亲的依恋,看似在寻找伴侣,其实寻找的是“妈妈一般的爱”,就是想找一个人把自己当宝宝一样宠着。
这是一种“同生共死”的渴望,是融合成一体的极度渴望。
表现在婚恋中就是,你要时刻都在我身边,你要时刻都关注我,我的信息你要秒回,我心情不好你要随时出现;抑或找一个“霸道总裁”可以帮我解决一切生活问题;或是宽厚无私的年长异性,事无巨细的照顾自己。
这些,都是在找婴儿时候缺少的母爱。婴儿对于母爱的需求是绝对的,因为没有母亲/照顾者,婴儿极有可能会死。
初期的母婴关系绝对的紧密,婴儿饿了就有奶喝,尿了就有人换尿布,冷了就有人给自己穿衣服。婴儿只要发出一个感觉,就可以很快的得以实现。
它认为母亲和自己是一体的,是融合的,它区别不开自己和他人。婴儿觉得自己就是神一般的存在。也只有这种感觉可以让婴儿觉得自己是安全的,舒服的,否则就是可怕的,无法生存的。
假如没有享受够这种融合,就会终身寻找当宝宝的感觉。
如果有人可以把自己当婴儿一样照顾,那么同样的,这个成人也会产生“没有他我会死”的幻觉。
可是正常的亲密关系无法也不可能持续的提供这样高浓度的“爱”,因为成人的需求可比一个婴儿多太多了,要想时刻关注,无条件满足,难度真的太大了。
谁最愿意抛下自己的所有需求和生活来满足你呢?
有所图谋的人。
譬如:杀猪盘中的杀手。
03
催婚——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
遭遇“杀猪盘”的周女士在和诈骗自己的男子去深圳贷款的路上,再次接到了母亲的催婚电话。周女士也坦言,家里给了自己很大的催婚压力。
通过恋爱而进入一段更稳定的亲密关系。这对一个人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决定。
可惜的是,在中国即便是最个人主义的爱情,也难逃父母的掌控。
太多的人,虽然有了高学历或者成功的事业,但仍然缺乏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。
原本我们会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学习到怎样去亲密,怎样去爱人,可惜的是在这些“催婚”的家庭中,往往父母的婚姻就不是幸福美满的。
于是,他们无法安住在自己的生活里,他们把注意力全部都放在孩子身上,按照自己的意愿,不断的催促孩子学习、工作、结婚、生娃、二胎……
就像无数个“乖乖女”或“乖乖仔”周女士、王女士、张先生、郑先生……他们有了高的学历、体面的工作,但他们生活还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父母手里。
结婚不是读书,可以靠自己一个人搞定,它需要另外一个活生生的人参与进来。而在父母常年的控制之下的孩子,即便经济独立,精神上还是非常依赖父母,要看父母的喜怒哀乐来过日子。
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,热爱什么,更别谈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终身伴侣,只是急功近利的想要赶紧结婚。
常年的被控制,让他们找不到真实的自己;而急于求成,让他们看不清别人。而来自父母亲戚的催催催,压倒了他们最后的一丝理智。
编辑 | 安徽相亲网
图片 | 来源于网络
微信ahxqw520 | 电话0551-65571786
抖音ahxqw520
@安徽相亲网
上一篇:大龄剩女努力相亲是为了什么?